今天是
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
中国天气网>重庆 > 重庆首页

暴雨

【字体:   2016-04-12 10:25:54   来源: 中国天气网重庆站

特大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,往往造成洪涝灾害;而雨水冲刷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,可能会引发山体滑坡;山地环境退化、地表侵蚀作用加剧、水土泥沙骤然流失的产物,遇上可作水源的暴雨或长时间持续降雨,又有可能形成泥石流。

对于暴雨及其可能引发的洪涝、山体滑坡、泥石流,该如何防御呢?我们先来看暴雨。

暴雨

暴雨是指降水强度很大的雨,常在积雨云中形成。24小时降水量达到250毫米以上称“特大暴雨”。 特大暴雨往往造成洪涝灾害和严重的水土流失,导致工程失事、堤防溃决和农作物被淹等重大的经济损失。特别是对于一些地势低洼、地形闭塞的地区,雨水不能迅速宣泄造成农田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度饱和,会造成更多的灾害。

如果遭遇暴雨,具体有哪些防护措施:

1、地势低洼的居民住宅区,可因地制宜采取“小包围”措施,如砌围墙、大门口放置挡水板、配置小型抽水泵等。

2、不要将垃圾、杂物等丢入下水道,以防堵塞,造成暴雨时积水成灾。

3、是底层居民家中的电器插座、开关等应移装在离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。一旦室外积水漫进屋内,应及时切断电源,防止触电伤人。

4、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。防止跌入窨井或坑、洞中。

5、河道是城市中重要的排水通道,不要随意倾倒垃圾及废弃物,以防淤塞。

6、预防居民住房发生小内涝,可因地制宜,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或堆砌土坎。

7、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,应立即切断电源,防止积水带电伤人。

8、在户外积水中行走时,要注意观察,贴近建筑物行走,防止跌入窨井、地坑等。

9、驾驶员遇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时,应尽量绕行,避免强行通过。

下面还将针对行车和旅行时遇到暴雨应采取的措施,进行详细介绍:

行车时遇到暴雨

现在很多人喜欢自驾车出行,但自驾最怕遇到一些恶劣天气问题,例如暴雨。专家告诉我们说,暴雨中行车,因能见度下降,地面湿滑,有时还有雷电大风等剧烈天气,这时就应:

1、打开汽车小灯,握好方向盘,小心驾驶,注意行人,低速行驶,慎用制动。因轮胎附着系数低,制动距离会更长,极易出事。

2、遇特大暴雨时,千万不要冒险行驶,应选择较高的安全地带停车。

3、不熟悉的路况,不了解积水深度,不要轻易地让汽车涉水。

4、千万不能急加速,这样飞溅的雨水容易被进气管吸入,造成损伤。应尽量放慢车速,小油门谨慎前行。

5、打雷时,要关好门窗,呆在车内。

6、如不小心车子进水熄火后,千万不能再进行启动,否则发动机将“报销”。而应尽快联系保险公司,并通知4S店施救。也可请路人帮忙,将汽车从水中推出来,尽快进行修理。

7、如紧急需出车,遇有暴雨必须行驶,则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:先将空气滤清器拆下或将进气软管抬高,或将排气管用橡胶软管接高。使汽车的进、排气口尽量远离水面,减少发动机进水的可能性。

8、行车时,应尽量躲避对方来车行驶时所拥起的水浪,必要时可停车让对方汽车先通过。

9、当水淹没高度达到车轮半径时,应尽量避免让汽车涉水。采用挂低档、少加油、慢而匀速行驶的方法通过。

旅游时遭遇雷雨

遇雨马上穿雨具,勿因雨小而不穿,淋到落汤鸡再穿就来不及了!雨具永远要放在方便拿取的地方,如背包的侧袋、顶袋或主袋顶部。

不论背包厂商如何夸耀其产品的防水性,加罩一个防水罩在背包外是必要的。背包内的衣物、睡袋等要用防水袋或塑胶袋包好,硬壳保鲜盒可用来装易碎怕潮的食品、药材、底片或火柴等杂物。地图一定要注意防止被雨浇湿,而且要放在好拿的地方,如雨衣口袋或背包顶袋。

在雷雨中遭雷击的可能性非常小,但天有不测风云,雷电交加之时,还是小心防范为妙。在雷雨之中下面几点很关键:  

1、不要在巨石下、悬崖下和山洞口躲避雷雨,电流从这些地方通过时会产生电弧,击伤避雨者。如果山洞很深,可以尽量躲在里面。 

2、不要在雷雨中骑车或骑马,更不要放风筝,雨中放风筝,会引雷击身。  

3、不要躲在旷野中孤立的小屋内。成群的建筑物则是避雷的好地方。  

4、离开高地,不要在树下避雨。 

5、汽车内是躲避雷击的理想地方,就算闪电击中汽车,也很少会伤人。  

6、如果在游泳或在小艇上,应马上上岸。即便是在大的船上,也应躲到甲板之下,不要接触任何金属物品。

编辑: 重庆-潘越
转载请注明“来源:中国天气网”。
收藏此页】 【打印

相关新闻

    关于我们- 联系我们- 帮助- 人员招聘- 客服中心- 版权声明- 网站律师- 网站地图- 商务合作- 广告服务- 手机版

    客服邮箱:service@weather.com.cn 广告服务:010-58991910
    Copyright©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(2008-2024)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
    制作维护: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、重庆市气象局
    郑重声明: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

    京ICP证010385-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-20050053